2025-09-11 13:48:19
9月11日國新辦發布會介紹“十四五”衛生健康成就,到2024年底,全國醫療衛生機構達109萬所,超90%居民15分鐘內可達醫療服務點。人均預期壽命達79歲,居民健康水平持續提升。衛生健康服務能力提升,建成全球最大醫療服務體系。國家還聚焦“一老一小”健康需求,推動老年健康服務升級,提升兒科服務能力,守護重點人群健康。
每經記者|石雨昕 每經編輯|廖丹
9月11日,國新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衛生健康工作發展成就。
據統計,到2024年底,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量已經達到了109萬所,超過90%的居民在15分鐘內能夠到達最近的醫療服務點。衛生服務人力資源不斷擴增,到去年年底已達到1578萬人,這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衛生健康服務創造了良好條件。
5年來,居民健康水平得到了持續提升。據統計,到去年年底,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歲,有8個省份人均預期壽命超過了80歲,嬰兒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持續改善,居民健康水平穩步提高。如果從歷史對比來看,2024年人均預期壽命比2020年提高了1.1歲。
發布會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石雨昕 攝
“十四五”時期,衛生健康服務的能力水平、可及性、公平性得到了持續改善和提升,特別是人民群眾所看重的健康水平也得到了持續改善。
“第一方面,我們堅持預防為主,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十四五’時期,居民健康素養持續提升,從2020年的23.2%提升到2024年的31.9%。” 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表示。
“第二方面,我們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醫療服務體系,服務質量和效率得到雙提升。” 雷海潮表示,在過去5年中,國家衛健委推開了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醫療機構之間的協同協作關系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全球規模最大的醫療服務體系,也包括傳統醫藥服務體系,在世界上是覆蓋最廣、能力最強的。
此外,國家衛健委還啟動了醫療衛生強基工程,將在未來5年進一步加強以基層為重點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提升能力、提升可及性,促進上下級醫療機構間的協同聯動,更好地為居民提供衛生健康服務。
在推進醫療、醫保和醫藥“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方面,雷海潮介紹,基本醫保覆蓋居民的人數保持在13億以上,穩定在95%左右,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醫療費用負擔明顯減輕。
在完善生育支持體系方面,國家衛健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相繼出臺了延長產假、加強孕育服務,實施育兒支出個人所得稅抵扣,逐步推行學前免費教育等一系列綜合性生育支持政策舉措,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
“我們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到去年年底千人口托位數達到4.1個。今年開始推行建立育兒補貼制度,現在符合條件的廣大網民正在通過互聯網以及線下的方式進行申領注冊。根據最新統計,到9月10日,填報人數已經超過80%,目前信息系統運行良好,居民反映填報程序便捷高效。” 雷海潮表示。
“一老一小”是民生領域最受關注的問題之一,當前老年人和兒童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長,如何守護這兩個人群的健康?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紅表示,國家衛健委聚焦“一老一小”這兩個重點人群,制定和實施一系列政策措施,著力推動健康老齡化,促進兒童健康成長,讓“夕陽”更暖、讓“朝陽”更艷。
聚焦“一老”方面,推動老年健康服務再升級。
郭燕紅表示,在服務體系方面,截至2024年底,全國設有1個國家老年醫學中心和6個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設有老年醫學科的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達到6151家,占到綜合醫院總數84.6%。
在優化服務方面,推動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已經在94.4%的二級以上公立醫院設置了老年人“綠色通道”,并設立醫務社工幫助老年人就診。推動老年醫療服務從單病種模式向多病共治模式轉變。大力發展老年護理、上門護理以及“互聯網+護理服務”。
在健康管理方面,目前每年為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約1.4億人次健康管理服務。
聚焦“一小”方面,努力提升兒科服務能力。
郭燕紅表示,在服務體系方面,全國設置3個國家兒童醫學中心、6個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推進兒科專科聯盟建設,帶動提升兒科重大疾病、疑難復雜疾病的診療水平。
在兒科醫療資源方面,截至去年底,兒科執業(助理)醫師的數量達到24.39萬人,比2020年的16.34萬人增加了49.3%;每千名兒童床位數達到2.47張,比2020年的2.18張增加了13.3%,服務可及性和專業性顯著提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