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3 12:13:09
當地時間9月12日,美國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報道稱,英偉達正逐步縮減其初興的云計算業務。英偉達云業務的收縮可能反映出其定價策略面臨市場阻力。據協助多家公司談判云業務的人士稱,AI開發者對DGX Cloud服務器的高價存在抵觸,其價格通常高于傳統云服務商。
每經編輯|杜宇
據券商中國9月13日消息,當地時間9月12日,美國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報道稱,英偉達正逐步縮減其初興的云計算業務。
報道稱,據知情人士透露,英偉達已經減少了吸引企業使用這款名為DGX Cloud的云服務的努力,并計劃主要將該服務用于自身,包括為公司內部研究人員提供支持。
這一戰略調整表明,英偉達在云服務領域遭遇有限需求。
英偉達云業務的收縮可能反映出其定價策略面臨市場阻力。據協助多家公司談判云業務的人士稱,AI開發者對DGX Cloud服務器的高價存在抵觸,其價格通常高于傳統云服務商。
據直接了解情況的人士透露,英偉達現在將DGX Cloud的大部分服務器容量用于內部研發,員工使用這些服務器進行從設計新芯片到開發AI模型的各項工作。
英偉達DGX Cloud負責人Alexis Black Bjorlin在接受采訪時否認了戰略轉向的說法。她表示:“我們的內部研究人員需要大量計算資源,我們的客戶也是如此,所以我們的策略仍然相同?!?/p>
值得注意的是,英偉達在最新季度財報中已不再說明其云支出承諾部分用于DGX Cloud,盡管在之前幾個季度都有此表述。這一披露變化暗示,英偉達不再優先考慮為外部客戶提供該服務。
英偉達CEO黃仁勛曾在2023年初雄心勃勃地描繪DGX Cloud前景,希望銀行、制藥公司等大型企業直接向英偉達租用AI芯片服務器,如同從亞馬遜和微軟租用服務器一樣。
但據此前報道,DGX Cloud Lepton平臺初期發展緩慢。多家在英偉達DGX Cloud Lepton平臺上線的云服務商高管表示,他們認為這項新服務與自身業務形成競爭,因為它讓芯片設計商與其客戶建立直接關系。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黃婉銀 攝
另據證券時報,近日,量子計算獨角獸PsiQuantum宣布完成10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英偉達風險投資部門現身投資機構名單。這是近期英偉達風投第二次出手量子計算賽道。英偉達CEO黃仁勛對量子計算從“懷疑”變為“支持”,僅僅用了兩個月。而從“支持”到連續“買入”,則花了不到半年時間。
量子計算被寄望徹底改寫制藥、金融、通信、加密等行業的底層邏輯。
根據PsiQuantum透露,該公司已經與英偉達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廣泛的開發領域進行合作,包括量子算法和軟件、GPU-QPU集成等,合作重點是將量子硬件與AI芯片做整合,并聯合開發可跑在GPU上的量子算法。
對于量子計算,黃仁勛曾有過“質疑”態度。2025年1月,黃仁勛公開表示,“非常有用”的量子計算機或需數十年才能出現,這番言論直接導致量子計算相關企業股價大跌。但他的態度轉變發生在2025年3月——在英偉達GTC技術峰會“量子日”活動上,黃仁勛罕見公開道歉,承認此前對量子計算的時間線預估有誤,正式收回“潑冷水”的言論,態度從“質疑”轉為“支持”。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31N2205305958
今年3月英偉達推出的CUDA-Q平臺,正是黃仁勛對“量子計算+AI”的核心構想。
近期以來,全球量子賽道融資不斷升溫:芬蘭量子計算初創公司IQM完成3.2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躋身獨角獸行列;美國Infleqtion借SPAC上市,估值18億美元?!拔艺J為這是投資界的一種表態,資本正在插旗,宣布量子計算的游戲正式開始了?!眾W布萊恩表示。
當地時間8月27日美股盤后,英偉達發布2026財年第二季度財報。第二季度,英偉達收入達到467億美元,超過此前市場預期的46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5%;凈利潤(按美國標準會計準則GAAP衡量)為264億美元,同比增長60%,換算成每股收益(EPS)為1.04美元,也超出了市場預期的1.01美元。
截至當地時間9月12日收盤,英偉達報177.82美元,漲幅0.37%,市值4.3萬億美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證券時報、券商中國、公開資料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黃婉銀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